批判性幽默:類虛構 (page 4)
評論家羅莎琳.克勞斯(Rosalind Krass)在80年代使用了「類文學」(paraliterary)來形容一種無法被歸類為評論但帶有評論意味的文字,例如羅蘭.巴特和德希達的作品,模糊了文學與評論的界線。克勞斯的「類文學」與蘭博比提的「類虛構」理論相呼應之處在於以「沙菲.貝荷之家」為例,這個故事模糊了歷史敘事考據的真實與虛構界線。
自1998年以來我們看見許多「類虛構」作品的誕生:藝術家們為虛構的商品打廣告、實際上並沒有經過審查的展覽、竄改美術館的語音導覽、虛構了多部從來沒有實際拍過的電影、還弄了間假的超商、未曾存在的錄像裝置、令人匪夷所思的墮胎行動藝術(耶魯大學畢業生Aliza Shvarts)、假扮的教皇、不曾存在過的軍隊、假的度假經歷、多人共用一個虛構的筆名撰文(虛構的無政府主義作家Luther Blissett)、虛構一位歷史學家、發明假的貨幣、甚至捏造了一系列歷史及當代的藝術家傳記,近年來捷克藝術家大衛.切尼(David Cerny)就創造了二十七位虛構的藝術家。另外「介入」(intervention)一詞也取代了「抵抗」來形容具批判意味的藝術作品。除了藝術之外的文化領域也經常用「類虛構」的手法,例如英國搞笑演員薩夏.拜倫.柯恩(Sacha Baron Cohen)裝扮成中東人、沒受過教育的黑人與社會大眾互動,反應或許帶有種族歧視或貪婪或激動或不知所措全都在不知情的狀況被記錄下來。
在我們的時代中常見這樣的實驗,因此加拿大的記者奈歐米.克林(Naomi Klein)也提出了另一種類虛構作品的名單,將2003年稱為虛假的一年:「以假的理由開戰、假的總統裝扮成假的士兵宣告終結一場假的戰役。動作片明星成為政客,然後政府開拍屬於自己的動作片,將一位真的女士兵追捧為假的戰爭英雄,將記者裝扮為假的士兵。」邁入二十一世紀以來真真假假的事件的確愈來愈常發生,而這些假的事件卻常常造成了真實世界十分慘烈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