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典勞動與共同工作室調查計畫】

「藝術行政通常都是因為愛好藝文、有景仰的藝術家,喜歡工作裡的創造性和挑戰性,而選擇這個高度服務性的專業。藝術行政是個低門檻的職位,讓喜歡自由的人容易入門,但自由的迷思讓人戀棧此工作崗位,卻也因此缺乏增加職能、改善工具、縮短工時的積極動力(……)因此很容易陷入了低薪和高工時的漩渦裡。」
──吳介祥〈過勞之後?如何保障藝術工作者職業權利

「台灣人是不是太習慣單打獨鬥,缺少團隊付出、奉獻、溝通的精神,或犧牲奉獻搞錯方向了,不應該是內耗式的、無效的、自我剝削式的,而是應該能夠永續。」
「所以我們應該要談的其實是永續而不是非典勞動?」
──與劇場工作者YW的對話

【計畫目標】

藝術工作者面對不穩定的工作機會與環境,需要具備什麼樣實務能力與心裡素質來幫助自己站穩腳步?這是一個向外探索、連結、回到自身提問與整理的過程。感謝願意被採訪的對象,希望借由持續的對話與學習,練習提昇工作環境、溝通與評估的能力。

++++++非典勞動字源++++++
Precarious〔形容詞〕
1. 不穩的;危險的。
例句:Our financial situation is still precarious. 我們的財政狀況仍不穩定。
2. 碰機會的,說不定的。
3. 根據不足的。
4. 【古】任憑他人擺布的。
同義字. a. 不確定的;危險的。dangerous, unsafe, uncertain, hazardous, critical, ticklish, touchy, delicate, unsure, unsound, shaky …
+++++++++++++++++++++++

除了檢視政府政策方案、產業結構與市場等造成非典困境的外部因素
或許我們更需要從自身做起
替代的改變方案可能從以上非典勞動字源的相反字詞找出一些線索

慢一點.安全一點

確定一點.不任人擺佈一點

滿足一點.專心一點

至少,這對目前慌亂、有點停滯的我有一點幫助,希望也能幫助到同樣徬徨的同業

「若沒有權利意識,被剝削和自我剝削的情況只會惡化。因此整合、結盟、搭建支援及資源分享平台、強化談判力、增進權利和法律知識,強化藝術領域內的契約功能,才能紓解藝術行政的低薪、過勞和人才不斷流失的問題。」吳介祥〈過勞之後?如何保障藝術工作者職業權利

【我的故事】

家人一直在問,所以你到底是在做什麼的啊?怎麼不去考公職或找全職的工作啊?可是我怎麼做全職的工作到最後也都撐不下去啊?

創作、創業都沒有頭緒。和人談案子也不懂得保護自己。最後家人也放棄了,你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吧。我到底能做什麼,想做什麼呢?重新思索中。

7 – 7 – 7 – 7:我的第一份工作是在影展,因為是專案性質,所以大家為了活動而努力,在影展之後結束工作。當時的老闆很努力嘗試讓員工可以留下來有穩定的工作,因此接了政府的案子,所以我也因此能在工作崗位上多待了幾個月,但前前後後從八月開始、到隔年三月也只做了七個月而已。這是我的第一份七個月工作。

後來到了雜誌社,工作與薪水穩定,做了兩年。算是目前最風平浪靜的一段時期。

因為想回家鄉創業,所以回到台中當了民宿小管家一年,一邊苦惱創作,一邊持續接雜誌社翻譯的工作。

後來經過介紹進入了一個大學教授經營的社區營造單位,以一個月一萬四千元的薪水,擔任插畫美編七個月,最後因為受不了在死線前面仍然一直改搞,而且幾乎是以全職的時間在工作,所以離開。之後也一直自責沒有做好、質疑自己的價值。這是我第二個做七個月的工作。

(質疑自己的價值是一個持續蠻久的問題,擔任寫手同樣低薪,一字一元,但也做了七年,只有靠調整自己的心態,當做學習,或空檔不知道做什麼的時候而繼續做下去,這樣的被動性其實不太好,應該要能主動經營自己的價值。)

接案的五年過程中,其實有許多很不錯的案子與機會,都是靠著朋友的幫忙而有了多一點的收入,只是自己太容易陷入無事可做的慌亂,這也是我現在開始多旅行、盡量把自己想做的事快點完成,別空想裹足不前的原因。

另外兩個只做七個月的案子,一個是展場與工地監工,和設計師學到非常多有趣的知識,但最後因為無法在業主、工班之間穩定地做好溝通角色而離開。第四個七個月更是充滿了戲劇性,因為開始有了房貸壓力,而瘋狂尋找全職工作,最後擔任大學教授的專案助理,執行教育部的案子,工作時被萬千嫌棄,什麼都做不好,好像能做好的只有掃地和打掃廁所,下班之後也是呈現殭屍狀態,最後,一起生活五年的伴侶毅然決然和我分手、搬家,我也在一週內辭去了工作,夠戲劇化了吧 哈。

所以回到原點檢視內心的擺盪,和現實與理想之間的拉扯,我能做什麼、該做什麼,又別聽什麼、別想什麼,如何穩定腳步,是我重新試著面對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