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布多維奇的20年收藏旅程
- 收錄於「藝術收藏+設計 96期(2015年9月號)」
- 題目名稱後來被改為:話題與熱情並進――薩布多維奇的20年收藏旅程
薩布多維奇典藏:廿年
文|吳礽喻
劈成兩半的男子,兩片人體各自繼續過著自己的生活。被切成兩半其實是件好事,切成兩半之後,才會理解世界上的一切人事物都不完整,才會知道這種不完整會帶來悲傷。--卡爾維諾(Italo Calvino)《分成兩半的子爵》
薩布多維奇家族投身藝術收藏是在1994年11月,在蘇富比拍賣會中買下了英國抽象畫家班.尼可森(Ben Nicholson, 1894-1982)的小幅作品,最初以收藏英國現代繪畫巨匠,例如:培根(Francis Bacon)、弗洛依德(lucian freud)或雕塑家芭芭拉.赫普沃斯(Barbara Hepworth)為標的,直到發現馬修.巴尼(Matthew Barney)才驚艷當代藝術家表現、深深著迷於經由藝術家之眼所呈現出的「當下」,甚至曾委託查普曼兄弟(Jake and Dinos Chapman)為自己的四個孩子繪製肖像,在查普曼兄弟的筆下,四個小孩分別變成了可愛又詭異的妖怪、蒼蠅、毛頭、精靈。近年來著重在發掘「新興」(emerging)藝術家,邀請這些年輕新秀在他們位於倫敦、芬蘭小島、美國的藝術空間進行現地創作、駐村。「薩布多維奇典藏:廿年」正在他們位於倫敦的展覽空間舉行,為期三個月直到八月中旬止,三十位收藏中最經典的藝術家,有十一位曾得到透納獎或是被提名,呈現薩布多維奇在他們藝術生涯早期的就出手典藏。展覽呈現收藏體系中晦暗/多彩、中生代/新生代、錄相、裝置、觀念藝術與攝影等各個不同媒材、以及不同面相的作品,呈現出這是一個不斷變動及演變的收藏體系,也如他們的新聞稿所述展覽「呈現了一段還在被書寫中的歷史」。
▍軍火商的家族歷史與爭議
就像前一陣子的抵制頂新味全、永豐餘風波,薩布多維奇典藏中心(Zabludowicz Collection)在2014年底以色列瘋狂轟炸加薩時,被Mute雜誌公開呼籲抵制,因為薩布多維奇家族曾是以色列最大的軍火供應商,雖然他們已經在1989年停止軍火販賣的生意而轉移至地產開發,但至今仍以資助議會遊說團體與媒體操作機構來影響英美對以色列相關政策。當Mute雜誌公開呼籲抵制時,引起了一些關於藝術機構是否該接受爭議性的資金援助的討論,但薩布多維奇夫婦對國際間政治、媒體、藝術機構等各個層面的影響既綿密且複雜,不只是贈予收藏品給美術館、以直接捐款或提供展覽空間的方式與皇家藝術學院、金匠大學、倫敦藝術大學的策展碩士學程合作,協助倫敦白教堂畫廊(Whitechapel Gallery)翻修建築,2000年五月泰特現代美術館開幕時,位於四樓的第三、六號展間以他們命名,2003年泰特美術館擴增的錄相藝術收藏也是因為薩布多維奇大力支持而成立。因此在這一波抵制以色列、聲援巴勒斯坦的聲浪中,有些人認為抨擊薩布多維奇的證據太過薄弱,也有人認為這是一個值得深入探究的藝術經濟結構問題。
▍二十年收藏展
薩布多維奇夫婦住在倫敦北區百萬富翁雲集的主教大道(Bishops Avenue),房屋後方就是高爾夫球場的千坪草地,十五年前買下這棟房子,屋子的裝修是曾經從事室內設計的妻子安尼塔.薩布多維奇(Anita Zabludowicz)引以為傲的傑作,因為前置作業就灌注了許多心力,與建築師馬榭爾(Stephen Marshall)、室內設計師阿海地夫(Giancarlo Alhadeff)共同規劃,安尼塔覺得十五年來住在這裡很美好,也無法想像定居在其他的地方,就算她與丈夫玻竺.薩布多維奇(Poju Zabludowicz)從2010年就希望將芬蘭薩爾維薩洛(Sarvisalo)小島打造成藝術家駐村的藝術之島,也稱讚那裏有全世界最美麗的景色、在以色列、美國時代廣場與拉斯維加斯都擁有大型地產,吸引媒體公司進駐,但生於紐卡索(Newcastle)的安尼塔對倫敦的家最感到滿意。他們有四個小孩,年紀小的還在讀書,較年長的兩個剛從學校畢業,女兒在紐約的美術館裡實習,兒子也喜歡畫畫,目前協助經營家族在拉斯維加斯的地產分公司,未來薩布多維奇典藏品中心也有意交由子女們經營。
他們在2005年時買下了距離薩布多維奇住宅以南五公里的卡姆登區(Camden)的一座教堂,位在176號威爾斯王子路上,是興建於十九世紀末的二級古蹟,也是本次「薩布多維奇典藏:廿年」的展覽地點。
這十年來擔任薩布多維奇典藏中心的總監伊莉莎白.尼爾森(Elizabeth Neilson)很清楚自己是為一份家族的收藏效力,她為安尼塔提出收藏策略、策劃展覽與活動內容,商談合適的計畫夥伴。從1994年至今,薩布多維奇夫婦典藏了六百位當代藝術家共三千件作品。這次展覽從中挑選了其中三十位藝術家、最具代表性的五十件作品,其中八位是透納獎得主,包括:伊莉莎白.普萊斯(Elizabeth Price)、馬克.萊基(Mark Leckey)、基斯.泰森(Keith Tyson)、馬丁.克理德(Martin Creed)、沃夫岡提.曼斯(Wolfgang Tillmans)、吉莉安.韋英(Gillian Wearing)、達米恩.赫斯特(Damien Hirst)、瑞秋.懷特雷(Rachel Whiteread)。三位曾獲得透納獎提名:達爾伍德(Dexter Dalwood)、吉姆.蘭比(Jim Lambie)、翠西.艾敏(Tracey Emin)。展覽充滿活力與色彩,加上一些學術與實驗性,像個二十歲的青年。
一進入教堂內有如劇場般的展覽空間,第一件陳列的作品是海瑟.菲利浦森(Heather Philipson)的〈零控制點擷色〉(Zero-Point Garbage Matte),觀者可以爬上鋁梯,欣賞與梯子垂直平放的錄相作品,下方的彩色充氣游泳池裝滿了貓沙,與作品融為一體。一旁放置著雕塑家芮秋哈理森(Rachel Harrison)的〈交戰〉(Cross Fire),以鮮明的黃色分隔了大面積灰色的柱狀方塊,上方頭放著一顆黃色足球,與菲利浦森充滿玩興的作品互相呼應。
接著轉進一旁走道,紅色燈光將四周吞沒,漂浮在半空的畫框、哪裡也去不了的階梯,宛如散亂的戰場,中央一片投影的水流,觀者可以在此坐下觀看四周的樣貌,這件作品是薩瑪拉.高登(Samara Golden)的〈壞腦袋〉(Bad Brains)。下一個展間則是年輕英國藝術家(YBA)的慶典,入口是吉莉安.韋英的〈在佩卡姆跳舞〉(Dancing in Peckham)、一旁是名為〈I love You〉的達米恩.赫斯特蝴蝶繪畫、還有翠西.艾敏的霓虹燈作品〈I Kiss You〉,瑞秋.懷特雷的雕塑沉穩地坐落在一旁,對應著莎拉.盧卡斯(Sarah Lucas)俏皮的填充玩具〈Spamaggedon〉。
走上臺階來到二樓,吉姆.蘭比多彩的現地裝置〈Zobop螢光〉用彩色的膠帶工整地貼滿了整列的座位,與其他作品的鮮豔色彩相呼應,但這些作品創作的時間橫跨1988至2014年共相差了將近三十載,呈現了「薩布多維奇典藏:廿年」探索基金會自身的歷史與多年來發展演變的心思,策展人歸納出物件、身體、抽象與展示方法等主題來策劃這場展出,受到藝評布萊德弗(Phoebe V. Bradford)的讚賞,因為這種紀念展很容易落入藏家展出最有名藝術家、或最昂貴的作品,但薩布多維奇保留了空間給新興的藝術家、新的創作,以及大眾能夠與之互動參與的空間。
▍結語
近兩年來,薩布多維奇家族的藝術公益活動以安尼塔為對主要的外發言人,丈夫玻竺.薩布多維奇逐漸退居幕後,在藝術媒體的訪談中,也不再有兩人共同合影,出現的多是安尼塔的個人照,似乎想要分開公益活動與家族事業,以藝術資助打造較好的形象。安尼塔與玻竺.薩布多維奇夫婦對藝術的熱誠與支持以持續了二十個年頭,經營了許多的展覽與活動,但如果薩布多維奇家族有一個具體化的企業性格,似乎就有點像《分成兩半的子爵》書中性格極端的子爵,一方面努力行善,希望幫助有困難的人,另一半則是殘酷而令人不寒而慄,雖然兩者之間互相矛盾,但實質上仍有相通對應之處。對於認識目前世界上各個形形色色、頂尖的藝術收藏家們究竟是什麼樣子,薩布多維奇家族是一個具有爭議性、話題性的特殊案例。
▍圖版
「薩布多維奇典藏:廿年」現場裝置。(攝影:Time Bowditch (c) Zabludowicz Collection, 2015)
亞歷山大.達庫尼亞(Alexandre Da Cunha) 純粹懶惰(電扇)2007 拾得滑板、掃帚、家常金屬日用品 110×132×100cm Courtesy of the artist, Zabludowicz Collection, and CRG Gallery, NY. 攝影: EPW Studio
茱莉亞.瓦屈特爾( Julia Wachtel ) 無題(健美先生) 1989 Courtesy the artist, Zabludowicz Collection, and Vilma Gold, London
蓋頓\沃克( Guyton\Walker ) 椰子燈 2005 椰子電線燈泡 22×15cm Courtesy the artist, Zabludowicz Collection, and Greene Naftali, NY
希格瑪.波爾克(Sigmar Polke) 無題 2003 不透明水彩紙本 200×150 cm Courtesy Zabludowicz Collection, and Galleri Bo Bjerggaard, Copenhagen
沃夫岡.提曼斯 維多利亞線,玻璃屏障 2000 C-print 40×30cm Courtesy the artist, Zabludowicz Collection, and Maureen Paley, London.
莎拉.盧卡斯 Spamaggedon 2004 椅子燈木棉spam罐頭安全帽 81.5×105×100.5cm Courtesy the artist, Zabludowicz Collection, and Sadie Coles, London. Photo: Andy Keate
馬丁.克理德 作品997號 2009 木材金屬皮件布料 212×76×72 cm © Martin Creed
Courtesy the artist and Hauser & Wirth Photo: Barbora Gerny